六合竹镇 美丽乡村有了国字品牌
发布日期: 2016-01-15 08:51:28 浏览次数:
古色古香的休憩长廊下,大红的灯笼随风摇曳;不远处的李元龙纪念林里,一条柏油路如同蜿蜒的缎带深入其间;农家掩映中的休闲亭阁里,上了年纪的人悠然地晒着太阳聊着家常。天气晴好的日子里,漫步在南京六合区竹镇大泉的乡间小道上,映入眼帘的,就是这样一片怡然自得的生活场景。
美丽乡村形神俱备,展现宜居宜业宜游宜乐格局
驱车走在大泉的乡间小道上,两旁绿意盎然的树木,不远处的农田庄稼,让人原本有些急躁的心立马沉静下来。便捷的交通、良好的生态、满脸幸福笑容的村民,走在大泉,不得不为这里扑面而来的一切叫好,一花一草一人一物,点点滴滴无不透露着文明的气息。
大泉村党委书记张正宏介绍,近年来,村里以建设“都市美丽乡村、农民幸福家园”为目标,以精神文明建设为引领、以文明村创建为载体,一步一个脚印,用大泉人的勤劳和智慧,让文明创建结出了累累硕果。大泉村按照“环境优美、生态良好、人居和谐”的原则,充分彰显生态和人文优势,依托大泉湖止马岭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禀赋,建成万亩桃园、万亩富硒产业园、万亩彩叶苗木基地、千亩生态茶园等绿色经济项目,同时引进市新农集团发展新农园等项目,依托现代农业促进乡村旅游发展,有效增加了现代农业发展活力和村级集体经济实力,走出了一条生态富民、绿色发展的新路子,夯实了美丽乡村本底。与此同时,积极培育特色产业、发挥生态优势、塑造文明风尚、选树典型人物、构建和谐秩序,走出了一条集发展之美、环境之美、风尚之美、人文之美和秩序之美为一体的美丽乡村建设之路。
如今的大泉,已然成了一个既有“形态美”又具“内在美”的形神兼备、美丽于行、魅力于心的文明生态美丽乡村,在获得“全国文明村”的荣誉后,又以综合得分位列第二的好成绩入选“江苏最美乡村”。村庄环境、生态环境和现代农业交相辉映的大泉,初步形成了“宜居、宜业、宜游、宜乐”的美丽乡村新格局。
彰显地方民俗风情,打造乡村休闲旅游的大泉样板
坐落于大泉湖畔的梅云组,坐拥美丽的大泉湖、桃花岛和止马岭,内有梅云八景——大泉迎宾、花海梯田、驻亭观澜、饮水思源、浣花溪涧、廊桥春晓、山林野趣、农家屋舍,处处散发出浓厚的乡村风情。每年6月下旬,位于梅营组进组道路一侧的硫华菊绽放花蕾,花期持续到9月份;7月中旬,格桑花也掀开“面纱”,与硫华菊及环湖路两侧的花儿串点成线,为大泉穿上一件色彩绚丽的花“衣裳”。
“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,保护田园风光就是促进乡村休闲旅游,优美环境就是美丽乡村硬实力。”张正宏不无自豪地说,曾经的大泉是个传统的农业村,借着好山好水好风光的优势,村里结合自然状况和自有资源,在开展大面积土地整治的基础上,鼓励村民发展农家乐。如今,已经进入成熟期的大泉人家农家乐,不仅带动了当地乡村旅游业和假日经济的发展,还带动了镇内鲜果和农副产品销售,拓宽了农民的致富门路。发展乡村休闲旅游,大泉绘就了一幅业兴家富人和的新图景,先后被农业部和国家旅游局评为2015年“中国最美休闲乡村”、首批“中国乡村旅游模范村”。
“村庄美了村民富了”,看着如今的好山、好水、好风景,村民们也更加珍惜乡村旅游带来的利好,在增收致富的同时,对村庄环境更加关心了。为了让美丽乡村更加和谐,以街道为核心的地方政府也大力支持,尤其是竹镇派出所在打造平安社区方面,采取了很多举措。而作为2015“中国最美休闲乡村”中的“特色民俗村”,大泉还启动了梅营民族特色村寨建设项目,和其他景点串联,唱响大泉乡村旅游的“山海经”,打造乡村休闲旅游的大泉样板。
交汇点记者 张旭 通讯员 六公轩
- 上一篇: 关于青岛市城市总体规划的批复
- 下一篇: 南京江宁乡土文化“点睛”美丽乡村